苏联元帅军衔(1943年苏联授元帅)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苏联元帅军衔的问题,以及和1943年苏联授元帅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世界著名十大元帅
1.朱可夫:苏联军事家,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的指挥者。
朱可夫几乎指挥了所有苏联的重大战役,他是那个时代指挥的战役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面积最大、兵种最多、人数最多、战绩最多的将领。排名第一,应该没什么异议。
2.曼施坦因:德国陆军元帅擅长机械化部队突袭战,人称“闪电伯爵”,1939年制定曼施坦因计划”,击溃英法。1941年,指挥“克里木战役”,俘虏苏军46万,1943年,“哈尔科夫反击战”,被称为“反手一击行动”,消灭了苏军52个师。
著名军事家,“闪击战”的创始人,历史学家赞其“闪击战之父”。他同时也是装甲战、坦克战的倡导者,被誉为“德国装甲兵之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之一。
古德里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提倡坦克与机械化部队使用于现代化战争的重要推动者,在他组织与推动理论下,德国建立了一支当时作战最具效率的装甲部队,屡屡击败敌军,是联合兵种作战和前线指挥等战争型态发展的推动者。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与曼施坦因、隆美尔被后人并称为二战德国三大名将,也被称为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帝国之鹰”。
4.隆美尔:德军元帅,外号“沙漠之狐”,1941年前往北非,援救被英国打成面条的意面军队。抵达之后,他率部队在沙漠风暴猛迅穿插,采用包抄、围歼等战术逼使兵力战优的英国军队节节败退。
5.艾森豪威尔:美国五星上将,1942年成为欧洲美军最高司令,成功策划诺曼底登陆。而且他是一个具备政治视角的军事家,妥善处理了与英国、法国以及苏联的关系,使多国在欧协同做战得以顺利展开。
6.蒙哥马利:英国将军,在北非英军被隆美尔打得垂头丧气时,蒙哥马利前往埃及挽救局势。
蒙哥马利重新鼓舞了军队的士气,并策划阿拉曼战役,一举扭转北非战局,击败了“沙漠之狐”隆美尔。当然,他当时的兵力几乎是隆美尔的二倍,所以虽然号称“沙漠之狐克星”,但他依然排在隆美尔之后。
7.尼米兹:美国海军五星上将,珍珠港事件之后,尼美兹出任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接手受到重创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上任后,尼米兹就空袭东京,做为珍珠港被袭的回应,之后指挥珊瑚海海战,与日本打成平手,从而站稳了脚跟。
在其后的中途岛海战,尼美兹率领3艘航空母舰伏击日本的8艘航空母舰。跟他的对手山本五十六是个赌徒不同,尼美兹是个十分谨慎的游戏玩家。他之前成功破译了日本的密码,所以才敢大胆以少击多。
中途岛海战,美国在付出1艘航空母舰的代价下击沉日军4艘航空母舰,并歼灭250架舰载机。一举扭转了太平洋战局。
8.麦克阿瑟:美国远东军司令,五星上将,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明了蛙跳战术,收复东南亚诸岛。朝鲜战争中策划仁川登陆。一举将金日成的军队切成两块。
9.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日本军中为数不多具有战备眼光的指挥家。日本海军航母战的主要推动者,多次反对挑衅美国,但在日本决定跟美国开战后,策划了珍珠港袭击,确定了一段时间内日本在东南亚的制空权,制海权。
10.邓尼茨:邓尼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意志帝国海军指挥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潜艇舰队总司令,之后又成为纳粹德国海军总司令,也是“狼群战术”最早的使用者。
大元帅和元帅军衔区别
1、大元帅和元帅都是高级军衔,区别在于大元帅比元帅军衔要高一级,一般指的是三军统帅、最高领导人,独一无二,通常领导诸多元帅和将军,而元帅军衔可以有多个,比如军种的领导人。
2、例如前苏联时期,真正获得大元帅军衔的只有斯大林一人,而获得元帅的有很多,诸如朱可夫、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华西列夫斯基等人,都是独当一面的方面军统帅。
赫鲁晓夫军衔
赫鲁晓夫,生平最高职位是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等,并非什么前苏联总统,此人二战时期,是苏联红军中的政工干部,最高军衔为中将。
早年的赫鲁晓夫干过铁路工人、矿工、钳工和砖厂工人,在卡里诺夫卡接受过四年的学业,有过罢工和反战示威活动,加入了加入布尔什维克阵营,有红军队伍中的锤炼经历,本质上又是贫苦的农民家庭出生,因此成了卡冈诺维奇眼中又红又专又有文化的人,得到其提拔和重用,赫鲁晓夫的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希特勒启动“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国防军军事打击苏联时,此时的赫鲁晓夫担任了苏军西南方面军的政治委员,在军中地位是与西南方面军司令并级的,只是军衔低于当时的西南方面军司令巴甫洛夫大将而已。
据朱可夫元帅的回忆录,他在战前试图说服斯大林应该撤退时,赫鲁晓夫却对斯大林说基辅是可以守住的。但基辅战役的最终结果却是,西南方面军除了1.5万余人逃离战场以外,其余都被德军全歼,仅俘虏就抓了65.5万人,西南方面军政委赫鲁晓夫则和布琼尼、铁木辛哥等高级将领乘坐专机逃离了乌克兰首府基辅。
此后,赫鲁晓夫中将和铁木辛哥元帅率60余万红军,向哈尔科夫一带的德军发起了反攻,由于错误判断战略战役形势,且协同不周,保障不力,加上指挥失误,被德军第6集团军和第坦克第1集团军打败,苏军阵亡就有7.5万人,被俘23.9万人。
西南战区被解散,铁木辛哥被解除了职务,赫鲁晓夫被召回了莫斯科,不久就被斯大林派往斯大林格勒,担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政治委员。
在残酷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赫鲁晓夫中将的主要工作就是检查军队的战备与士气情况,且亲自审讯德国俘虏,策反战俘中的官兵进行宣传工作。
尽管赫鲁晓夫在军中担任政委职务,但也积极参与了军事行动,曾经和叶廖缅科将军提出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反攻计划,但斯大林并未采纳这份反攻计划,而是接受了朱可夫的天王星行动方案,最终守住了斯大林格勒,并在反攻中全歼了德军主力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33万人。
随即,赫鲁晓夫参与了库尔斯克等战役,苏军收复基辅以后不久,赫鲁晓夫被任命为乌克兰人民委员会主席,乌克兰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赫鲁晓夫忙于奔走各地,致力于重新加强党的控制,重建了集体农庄,打击西乌克兰地区的民族主义游击分子,特别是在乌克兰征召了75万名士兵,补充进减员非常严重的苏联红军,得到斯大林的奖赏,获得了第二枚列宁勋章。
此外,赫鲁晓夫在乌克兰没少整人,共计有60余万人被捕,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被罗列各种罪名被枪杀,三分之二的人则被囚禁和流放。
同时赫鲁晓夫逮捕了乌克兰的天主教负责人,解散了天主教教堂,并使其日后与俄罗斯的东正教合并。
苏联元帅军衔和1943年苏联授元帅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