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旅游点滴

梁祝是哪里人(梁祝是什么地方的)

梁祝是哪里人(梁祝是什么地方的)

大家好,关于梁祝是哪里人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梁祝是什么地方的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为什么舒城是梁祝故里

他们在舒城出生,在哪里长大,再求学前也都在舒城生活,虽然最主要都在学院生活,但是出生地这个不能改变,而且山伯后来做官也在舒城,他们在舒城经历了种种磨难,然后彼此确定心意,然后又经历山伯去世,最后殉葬,所以舒城是故里是可以的

《梁祝》的作曲是谁

《梁祝》的作曲是陈钢、何占豪。题材是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以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表现手法,依照剧情发展精心构思布局,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单乐章,有小标题。《梁祝》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陈钢与何占豪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时的作品,作于1958年冬,翌年5月首演于上海获得好评,首演由俞丽拿担任小提琴独奏。

梁祝的故乡是哪儿

1、梁岗,是汝南版梁祝中梁山伯的老家,位于汝南县和孝镇北,在朱董庄西约十八里处。

2、这是一个很巧的现象,梁岗、朱董庄、台子寺村三地之间的距离均为约18里,而梁祝故事中的“十八里相送”中的十八里指的就是书院到祝英台老家的距离,这也为坚持汝南是梁祝故乡的人提供了自信的来源。

3、据村民介绍,梁岗是一个单姓村,但相互之间并不同宗。和朱董庄一样,这里的村民强烈的坚持认为梁山伯是他们村的人,而且都称是从前辈人那里得知这个故事的。

4、我很想知道,这两个村庄的关系是否会因为梁祝之事而变得不一般,比如更亲密。但村民们给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说,与祝英台老家的关系,跟其他村庄一样。

5、让我费解的是,他们称祝英台老家为“祝庄”,而不是朱董庄。他们不知道朱董庄吗?我担心我听错而反复问,得到的回答依然是“祝庄”,似乎他们对朱董庄这个名字从来没听说过。同样的怪事也发生在朱董庄村民身上,他们告诉我,梁山伯的老家在“梁庄”,而不说“梁岗”,我就“梁岗”还是“梁庄”反复问身边的朱董庄村民,得到的回答是“梁庄”。

6、我担心“梁岗”和“梁庄”是通用的,并就此咨询梁岗村民,梁岗村民说只有“梁岗”没有“梁庄”。

7、我也曾经问过朱董庄的村民,他们与“梁庄”的关系是否不同寻常。他们告诉我,没有任何不一般,有人说去过“梁庄”,但并不与那里的人谈论梁祝。

8、仅仅相距十八里,我在这里没有找到“走一洼又一洼”的民歌,也没有找到其他的口头文学形式。于是我有点怀疑朱董庄赖大爷口中民歌的来源了。

9、我是很注重来源问题的,如果赖大爷口中民歌的来源不是来自上辈或者村里其他人,而是地方文人或者电视里教的,那这种民歌就没有任何的说服力。

10、在朱董庄的邻村赖庄的一个小卖部,我也遇到一个来源问题。我问30多岁的男老板,是否知道朱董庄是祝英台的老家,他说当然知道,是听上辈老人讲的。当时店里有两个个老大妈,看样子在60多岁,我问了他们同样的问题,她们的反应与我在马乡镇里遇到的情况一样,直接指向马北村的梁祝墓。店老板则马上责问她们怎么会不知道朱董庄是祝英台的老家,搞得两个老大妈一愣一愣的。

11、他们之间用本地话聊天,但我听的清楚,男老板说一句引起我注意的话:“上学时候老师都给我们讲过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他得知朱董庄是祝英台老家的信息源是老师,而老师接收的一般是书本的知识,书本则由文人编写,而文人是经常杜撰故事的。

12、继续扯回梁岗,说一下村口的石碑。石碑高一米多,上面写着“梁山伯故里”,从材料新旧上看,应该是近几年立的。我的猜测得到了村民的证实:是七八年前立的。但石碑的落款却写着“中华民国三十二年立”。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朱董庄,一样的石碑一样的文字,只是将“梁山伯”三个字换成了“祝英台”。

13、再加上“梁祝墓”和“红罗山书院”处看到的石碑山的时间造假,我对当地政府的诚信产生了怀疑,这样的作法对千里迢迢赶到这里的旅游者来说无异于欺骗。

14、在梁岗,我得到的多数是疑问,而不是答案。

关于本次梁祝是哪里人和梁祝是什么地方的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