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页 > 新鲜事物

祁连山的气候(祁连山是什么气候类型)

祁连山的气候(祁连山是什么气候类型)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祁连山的气候,以及祁连山是什么气候类型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祁连山的海拔是多少

1.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是中国境内主要山脉之一。

2.由多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平行山脉和宽谷组成。东西长800公里,南北宽200-400公里,海拔4000-6000米。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西端在当金山口与阿尔金山脉相接。东端至黄河谷地,与秦岭、六盘山相连。

3.长近1000千米。属褶皱断块山。最宽处在酒泉市与柴达木盆地之间,达300千米。山脉自西北至东南走向,包括大雪山、托来山、托来南山、野马南山、疏勒南山、党河南山、土尔根达坂山、柴达木山和宗务隆山。山峰多海拔4000-5500米,最高峰疏勒南山的团结峰海拔5808米。海拔4000米以上的山峰终年积雪,山间谷地也在海拔3000-3500米之间。祁连山素有“万宝山”之称,蕴藏着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的矿藏,有石棉矿,黄铁矿、铬铁矿及铜、铅、锌等多种矿产,八宝山的石棉为国内稀有的“湿纺”原料。祁连山区冷湿气候,有利于牧草生长,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地带,分布有大片草原、为发展牧业提供了良好场所。2017年起,中国在祁连山地区开始创建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工作。

祁连山冰川发育的气候原因

1、祁连山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重要的冰川分布区。该地区的气候原因影响了冰川的发育。祁连山地区受青藏高原高度影响,海拔高、气温低,因此冰川得以发育。同时,该地区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少,土壤蒸发旺盛,这有利于冰川的积累。

2、因此,祁连山冰川的发育主要受青藏高原高度和西北季风气候的影响。

祁连山脉两侧的气候类型

祁连山位于中纬度北温带,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它又处于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由于青藏高原对大气环流的特殊影响,使夏季来自东南季风的湿润气流得以北进西伸,波及本区;冬季受内蒙古干冷空气,西北寒冷气流的影响,致使本区冬季降温幅度大,气温年较差较大。

多种因素的叠加构成了祁连山林区主要的气候特征,即大陆性高寒半湿润山地气候。表现为冬季长而寒冷干燥,夏季短而温凉湿润,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5~9月,本区由浅山地带向深山地带,气温递减,雨量递增,高山寒冷而阴湿,浅山地带热而干燥。随着山区海拔的升高,各气候要素发生有规律自下而上的变化,呈明显的山地垂直气候带。自下而上为:浅山荒漠草原气候带、浅山干草原气候带、中山森林草原气候带、亚高山灌丛草甸气候带、高山冰雪植被气候带。祁连山东侧由于受夏季季风的影响降水量最多,如门源站年降水量为519mm,向西北方向逐渐减少,肃北站年降水量只有150mm左右。祁连山区比周围地形较低的地区降水量要多,如托勒站与酒泉站相距不到100KM,但年降水相差200mm。降水量随着高度的递增呈现出“S”型曲线变化的趋势,有一个降水量的“极大高度”和“极小高度”,“极大高度在1800~2800m之间,“极小高度”在2200~3600m之间,一般是祁连山东南部高度较低,向西北逐渐升高。

由于祁连山地处内陆腹地,不但受东南季风输送来的暖湿气流影响,而且还受西风流带来的大西洋冷湿气流的影响,在盛夏期间一定程度上还受到翻越青藏高原的印度洋暖湿气团的影响,水汽来源较为复杂,加上山区夏季对流性降水的影响,使得祁连山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大。冬季(12月~2月)降水量较少,月降水量不超过5mm,7月和8月降水量最多,东段月降水量最多可达110mm。

河西走廊西部区主要受西风带系统的影响,降水较少,变率较大。祁连山东部区主要受西南或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量比较大,变率较小。祁连走廊中部区由于高山的阻挡,西风带系统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减小,形成不同于其它区的降水特征。较大量的降水,较大的湿度,为幼树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保障。经西水站测定,降水总的变化特征是海拔每升高100m,年降水量平均递增4.99%。海拔在3000m以下,降水递增率呈高峰型;3000~3400m降水递增缓慢;3400~3600m递增又呈高峰型;当海拔超过3600m时,降水量递增缓慢,山顶处呈下降态势。祁连山区植被较好,有许多天然牧场。自海拔2000m向上,植被垂直带分别为荒漠草原带(海拔2000~2300m)、草原带(2300~2600m)、森林草原带(2600~3200m)、灌丛草原带(3200~3700m)、草甸草原带(3700~4100m)和冰雪带(>4100m)。其中森林草原带和灌丛草原带是祁连山的水源涵养林,大通河、石羊河、黑河等河流发源于此,是河西走廊绿洲的主要水源。祁连山区的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其周围植被的好坏,从而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来源网络,未经允许,严禁转载